一旁迟久未发声的沈箐箐,看着张氏手上拎着的两提药,若有所思。
她看了眼依旧专注蹲在围栏边的沈云熠。
走到他旁边,也顺势蹲了下来。
“小熠,你想不想去镇上?”
原本专注看着围栏里的小野猪的沈云熠,听到她这么称呼自己,瞪大眼睛!
他扭头看着她,像是在看什么奇怪的新型物种。
“吃错药了吧你!?叫得这么恶心,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!!”
沈箐箐也不恼,沈云熠之所以会有如今这副带刺的性格,还得益于原主曾经做的那些糟心事。
她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刚满十二岁的少年。
长期的营养不良,使他个头比同龄人矮了一大截,脸颊和脖子上全是晒伤。
手生着冻疮,因为常年下地,手掌粗糙的不像样。
如果不看脸,这活脱脱就是一双中年人的手。
沈箐箐心中一阵酸涩,伸手想去摸他头,却被对方无情躲开。
沈云熠狐疑地看着她,“你又打什么坏主意?”
他这个胞姐,一向不喜欢他,以前稍微挨她近一点,都会毫不客气的翻脸。
现在竟然主动来摸他头!他第一反应就是,沈箐箐在故意整他。
看着沈云熠一脸防备,沈箐箐有些无奈。
看来原主在他心里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,短时间内,恐怕不能改变,只能慢慢来。
她看了眼围栏里的两只小野猪,发现这个弟弟似乎很喜欢它们。
在记忆里,这是沈云熠前两日自己进山里设陷阱捉回来的。
于是她主动找话题。
“这两只小野猪崽还挺好看的!油光水滑的。”
不料这句话一出,沈云熠瞬间爆炸,噌一下站起来挡在围栏前,“你休想打它们的主意!!!”
他就说嘛,沈箐箐没安好心,难怪对自己一改常态,原来是打这对小野猪的主意!
她肯定是想把它们拉去镇上卖了!
想到这里,他开始慌张,表面却强装镇定。
只是他到底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,即使强力掩饰,却还是一眼能看出其眼里的慌乱。
沈箐箐朝他一抬手,他下意识闭上眼睛。
只是料想中的疼痛并没有到来,她只是把手放在他头上轻轻摸了摸。
“想什么呢你?”
他不可置信睁开了眼。
沈箐箐哭笑不得,“我只是想趁着今日有牛车,正好去镇上一趟,顺便问你想不想一起,不过你要是不想去就算了。”
她顿了一下,特意强调,“放心吧!我不会动你这两只猪崽的。”
这时,沈余粮租好的牛车回来了。
许郎中将张氏端来的热水一饮而尽后,笑着告别。
沈箐箐趁机和父母说了要去镇上。
沈余粮和张氏虽然有些不放心,但想着女儿身体好了,去镇上散散心也好,便同意了。
张氏忙跑去屋里拿了四百文钱出来,“来,箐箐,这些钱你带着,去镇上有什么想吃的就买一点。”
“另外,顺带去铺子里买点米,尽量赶在天黑之前回来,路上一定要小心!”
沈箐箐先是一一应下,又把她递过来的钱全部塞了回去,“娘,我身上还有的,这些先用不着。”
“你拿回去吧!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。”
说完她就头也不回和许郎中上了牛车。
张氏只好将钱收回兜里,心里愈发欣慰起来。
她的箐箐,真的变了。
沈余粮和赶车的刘师傅交代了几句。
等沈箐箐和许郎中坐稳后,刘师傅用缰绳轻轻抽了下牛**,车轮便缓缓滚动起来。
直到牛车在目光所及处消失,夫妇俩才回院子。
沈余粮开始向张氏询问退婚的一事。
张氏把整个过程完整叙述了一遍。
冲动上头的他,当即就要到隔壁石头村找陈家理论。
却被张氏拦了下来,“这事说到底我们也有一些责任。”
“况且,我认为这门亲事退了也好,就陈家那难缠的老太婆,心里一直瞧不起咱们家,如瑾那孩子的心也不在闺女身上,即便是嫁过去了,日子也不会好过。”
“再说了,自从退了这门亲,你没发现咱们箐箐懂事了不少么?现在都知道心疼家里人了!”
张氏面露喜悦。
被自家媳妇这么一说,沈余粮也冷静下来,彻底打消去陈家要说法的念头。
张氏心里其实无比通透,之所以答应退婚,除了遵循自己闺女的意愿外,还综合考虑到了其他一些东西。
以陈如瑾的头脑,不出意外定会榜上有名,日后也一定会迎娶自己的意中人进门,说不准还会三妻四妾。
念及自己和他娘的情谊,出于对他娘的尊重,他虽不会休妻,却也不会给自己闺女任何地位。
她作为一个母亲,也是不愿自己女儿过上整日郁郁寡欢的日子。
“没事,要是以后闺女没人要,一世在家…”
沈余粮话还没说完,就被自己媳妇揪住耳朵,“好你个沈余粮,竟然诅咒闺女嫁不出去,你想气死我……!”
一旁的沈云熠依旧蹲在围栏边,听着爹爹求饶的声音,以及娘亲的恼羞成怒。
他置若未闻。
一想到沈箐箐神色温柔的摸了自己的头,心里久久不能平静。
隔壁石头村,陈家。
林秋凤怒气腾腾,把儿子递过来的茶水重重砸到地上。
陈如瑾淡定站在一旁。
主位上的陈老太婆对儿媳摔杯子的举动很是不满,她重重拍了下桌子。
“你这是做什么!到底还有没有把我这个娘放在眼里?!!”
她缓了一口气,板着脸,“那门婚事,是我这个老太婆让如瑾去退的,你拿孩子撒火干什么!”
“况且,不是已经给了二两银子作补偿了,还想怎样!?难不成你还想亲自送我这个老太婆上路!?!”
说着,她转而看了眼下方坐着的陈月祥,故意抹了下眼泪,
“你看你娶这媳妇,简直是无法无天!哪天非得被气死她才甘心!”
她这一哭诉,向来孝顺的陈月祥,赶紧上去为其拍背顺气。
“娘,您消消气,秋凤也不是故意的,况且只是个茶杯而已,您老就别和她计较了。”
不料,这话又惹毛了陈老太婆,“这是茶杯的事吗!?!”
她开始叭叭理起旧账。
“她嫁进来这些年,可有把我这个老太婆放在眼里?成婚还没一年,就往娘家运了两车粮食!还有她那个弟弟,要不是靠陈嫁接济,能娶得上媳妇?俗话说,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她爹没那年下葬,你还帮着凑了一半钱,这些年还不知道私底下拿了多少东西送去她娘家……”